“在一个群体里,肯定有人要充当服务的角色的。”作为法学院法学1801班的班长、法学院勤工助学部副部长、党员工作站宣传部副部长以及两年“优秀学生干部”的获得者,潘正文在2020年还同时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及校长奖学金。关于如何协调学生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他经验丰富。当被问起过去的印象深刻的故事时,“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从高中叛逆阶段走出来的时候吧,那一瞬间感觉自己长大了。”潘正文同学提起了高中往事。
我也叛逆过
潘正文生活节俭,花钱从不大手大脚。“父母支撑起我们的小家很不容易,所以真的要体谅父母。”然而,他在高中时期也曾“不懂事”。“有一段时间莫名地不开心,对父母的态度也不是很好。”但慢慢地,当他逐渐发现父母在工作后非常疲惫之时还要小心翼翼地顾及他的脾气时,他突然间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当真正理解了他们时,那一瞬间感觉自己长大了。真的,有时候从幼稚到长大只在一瞬间。”大学期间,他认真学习,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在平常也多打电话向父母诉说日常趣事。“网上不是说‘很多父母会偷偷地搜索流行语’,平时和父母要多聊聊。他们年纪大了可能不了解年轻人的想法,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和父母说说现在年轻人喜欢什么等等,代沟可以通过沟通慢慢消除,父母其实也很想了解我们。”
首先就是为同学服务
初入大学的潘正文,本着为同学老师服务的想法,积极竞选班长及学生会职务。然而,当成功竞选之后,一个一个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担任这个职务,思考的事情就得更多更全面。” 在逐渐的成长过程中,上到各种活动的安排协调,下到同学之间的小摩擦小情绪,他都能一一化解。“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提起如何处理班级事务,潘正文同学着重说到。 “比如说,这次确实轮到某个宿舍去做些什么东西,但是他们有事情去不了,那么就需要沟通,或者是通过调换的方式等等。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是刻板生硬地下命令。”此外,潘正文常常为了更早更好地处理学生会工作而牺牲个人的自由时间,“有一次期末考试,第二天考刑法,但是前一天的下午需要统计勤工助学同学的信息。虽然时间比较紧张,但是还是加紧统计完了。”在日常生活中,他为人和善,宽以待人。当被问及如何处理帮舍友捎饭、打水等琐事时,“举手之劳嘛,顺路就捎了。我们宿舍关系很融洽的。” 在课余时间,潘正文非常喜欢读书,以历史类书籍尤甚,如《明朝那些事儿》、《大秦帝国》系列书目、《万历十五年》等,在点滴的阅读过程中,潘正文对历史的认识更加深刻。“看书过程中真的可以体验到历史的波澜壮阔和形形色色人物的命运起伏,就看着看着就会由衷地感觉现在的生活可真是太美好了。真的是这样,我们学近代史纲要这门课的时候我就很感动。”确实如此,回首过去百年峥嵘岁月,多少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用鲜血和青春换来了如今的和平安定。即使是此时此地于在大学的窗明几净的环境中进行采访,都是历史上多少人永生都无法企及的彼岸。“所以看书的时候就蛮受触动的,也想为这个社会尽一点点力,做历史这个大机器上的一枚小螺丝钉。”拥有了坚定信念的潘正文,学习愈发刻苦,同时也参加了一些志愿活动,并在大三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
走一步,再走一步
作为一个理科生,潘正文在父母的影响下走上了法学的道路。在大学伊始,他也曾陷入如何学习的困惑中,也曾走上死记硬背、“抄书式”记笔记的弯路。但是他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找到了适合的学习方法。他通过目录了解一个课程的知识体系,并做到了理解知识而非死记,“比如我们专业,针对具体的法律制度,要搞懂这个制度为什么这样制定。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单纯地去背是事倍功半的。”即使在课程排得很满的时候,他每天也都会保证两个小时以上的高效学习时间,并表示提高效率的方法就是“专注度”。
“还有就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来,脚踏实地地做事情。”潘正文用自己的“信条”,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山东省大学生模拟法庭比赛,是省内关于模拟法庭类活动级别最高且实践性最强的比赛。潘正文与组员仔仔细细准备了半年的时间——了解庭审程序、学习大量的案例、搞清楚哪个环节运用什么知识、注意一些和平时训练不一样的东西等等。回想起最终的比赛,潘正文仍然记忆犹新,“按照之前训练的固定套路,在辩论的最后有一个总结环节,但是我们最终比赛的时候就没有这个环节。审判长按照他自己平常的习惯来主导情景,所以最终的比赛真的挺惊心动魄,很考验随机应变的能力。并且在这次比赛中可以看到其他学校也是高手如云,视野变得更宽阔了。”最终,潘正文所在的小队,取得了山东省大学生模拟法庭比赛团体二等奖的荣誉。
目前,潘正文正在准备考研,以期进一步提高自己。“在暑假之前要把所课程梳理一遍。”他已经制定好了学习计划,以自己的节奏稳扎稳打地复习。他期望在明年的丹桂飘香之际,能够进入一个更高的平台,打开人生的新篇章。(孟琛)